丁老為全市科研人員作學術講座,受聘中科院重慶研究院首席科技顧問
  兒時在磁器口生活8年,點名要吃豆腐花和榨菜,吃火鍋魚時不怕麻辣
  昨日,丁肇中在中國科學院重慶綠色智能技術研究院為重慶科研人員作講座。本組圖/重慶晨報見習記者 胡傑儒 攝
  重慶晨報訊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昨日,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華裔國際著名物理學家丁肇中再回重慶,在中科院重慶綠色智能技術研究院向全市400多名科研人員作學術講座,並被聘為該院首席科技顧問。昨日下午,他參觀了中科院重慶研究院,併進行了交流。
  據透露,借助丁肇中的國際影響力,今後中科院重慶研究院將更多地參與國際科技合作,並有望輸送本地科技人才到丁肇中研究團隊中去學習和工作。
  副市長吳剛會見了丁肇中,並主持學術報告。
  磁器口生活8年,最想念重慶味道
  “應丁教授的要求,我用重慶話為大家主持。”報告會上,副市長吳剛以這樣的說明開頭。
  主動要求用重慶話作報告
  “我在美國都是說英語,已經有五六十年沒說過重慶話了。”令聽眾驚喜的是,今年77歲高齡的丁肇中主動要求用重慶話和大家交流,並用地道的重慶話作完了整個報告。
  一口流利的重慶話不僅讓聽眾覺得親切,而丁肇中所作的題目為“我所經歷的實驗物理”報告,更是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講解了自己所領導的五個實驗。
  在講到他領導的第五個實驗需要國際空間站上的AMS實驗時,美國奮進號將6名宇航員送上國際空間站後,他與宇航員對話時,第一句是對首席指揮官說:“你怎麼頭朝下。”大家都笑了起來。
  這些實驗中的小故事,讓聽眾感受到了大科學家平易近人和幽默的一面。
  重慶生活8年還記得磁器口
  丁肇中祖籍山東日照,1936年出生在美國。在抗戰時期,隨父母到重慶生活,從1937年到1945年底,在重慶度過了8年的童年時光。這不僅讓丁肇中能說一口流利的重慶話,也讓他對重慶這個第二故鄉充滿了濃厚的感情。
  丁肇中的父親丁觀海和母親曾留學美國,1936年1月27日在美國生下了丁肇中,不過在他僅2個月時,就被父母帶回到了國內。
  因為時局動蕩,丁肇中在父母的帶領下,於1937年輾轉來到重慶,其父在當時的中央大學(現址在重慶大學內)任教,其母在當時的四川省教育學院(現址在28中內)任教,並居住於磁器口的省教院內。從1937年來磁器口,到1945年抗戰勝利後返回南京,丁肇中共在磁器口生活了8年。
  “現在的重慶變化太大了,已經找不到當年的影子了。”丁肇中說,關於幼時在重慶的生活記憶,他已經比較模糊。現在的重慶和他1979年回來時都已大不一樣。不過,他還記得當年躲日本大轟炸躲防空洞的情景,也還記得很多重慶的地名,兩路口、磁器口、沙坪壩這些地方他一直記得,但坐車經過時卻已經找不到當年的模樣。
  點名要吃豆腐花榨菜
  再回重慶,丁肇中最想尋的是兒時的重慶味道。提起最想吃的,他第一個說到了豆腐花(記者註:指豆腐腦)、榨菜。這些都是他兒時在重慶常吃的東西,也是他回重慶最想吃的。“畢竟人還是喜歡吃兒時的東西。”
  中科院重慶綠色智能技術研究院院長袁家虎說,對於重慶的行程安排,丁老沒有提什麼意見,卻獨獨提出想吃豬頭肉,為此他們特地讓單位食堂的廚師準備了重慶風味的麻辣豬頭肉,這讓丁老吃得很開心。
  “丁老還能吃辣。”袁家虎說,4日晚上丁老到重慶後,第一頓在長江漁船上吃了火鍋魚,麻辣的重慶味很合丁老的胃口。
  鏈接>
  故鄉情:樹高千尺葉落歸根
  “樹高千尺,葉落歸根。”這是2005年6月18日,丁肇中第三次回故鄉日照尋根時,與家人在故居留言簿上的留言。故鄉日照是丁肇中魂牽夢縈的地方,儘管他惜時如金,但他總是千方百計擠時間回家尋根祭祖。自1985年開始,他已經四次回故鄉尋根。每次回家,他帶的家人一次比一次多,抓緊分分秒秒參觀家鄉的變化。據《齊魯晚報》
  中國情:諾獎頒獎用中文演講
  按父親丁觀海的說法,他們當時並無意讓丁肇中加入美國國籍。為讓孩子永遠記住並報效自己的祖國,他為兩個兒子分別取名為丁肇中、丁肇華。丁肇中雖出生在美國,屬美國國籍,但他深知他的根在中國。在1976年的諾貝爾獎頒獎典禮上,丁肇中不顧美國大使的阻撓,用中文發表演講,這在諾貝爾獎的頒發歷史上是第一次。據《天津日報》
  “搞科研不要盲從專家的結論”
  “不要盲從專家的結論!”剛開場不久,丁肇中就如此告誡在場的科研工作者,而他也用自身的經歷做出了證明。
  1948年,根據量子電動力學,費曼、施溫格和朝永振一郎提出“電子是沒有體積的”,並因此獲得了諾貝爾獎。但在1964年,美國哈佛大學和康奈爾大學的許多著名教授和專家用了很長時間進行實驗,證明瞭一個相反的結果———量子電動力學是錯誤的,電子是有體積的。
  “後一結果受到物理學界的認可和重視,但我卻提出了質疑。”丁肇中說,當時他決定用不同的方法來測量電子的半徑。不過,作為一個剛拿到美國密歇根大學博士學位不久的毛頭小子,沒有任何經驗,所以沒人相信他能做出這樣的實驗,也沒人支持他。
  “要對自己有信心,做你認為正確的事,不要因為大多數人的反對而改變。”在這樣的信念支撐下,1965年,丁肇中放棄了在美國的前途,前往德國開展實驗。僅僅8個月後,他證明瞭自己,推翻了哈佛、康奈爾等名校教授的結論。
  “我現在做的是研究瞭解宇宙的起源。”丁肇中介紹了自己主持的AMS項目的概況,現在他正帶領這個由16個國家和地區組成的600多名科學家團隊,進行著在國際空間站上尋找由反物質粒子組成的宇宙的實驗。這是在國際空間站上進行的唯一的實驗。
  丁肇中講了AMS被送上國際空間站的過程、AMS的運行與操作,分析了首批AMS數據和AMS新的物理實驗結果。他說,AMS在國際空間站上運行了32個月,收集到了400萬億個宇宙線數據,大大多於過去100年收集到的宇宙線總和。而探測器的功能與設計完全符合,預計在未來20年內將搜集到3000億個數據,能夠探測到可見宇宙邊緣的信號。
  丁肇中說,對我來說,做研究最大的動力是好奇心。比如這一實驗能讓我們瞭解我們是怎麼來的。對社會來說,尖端的科學帶給普通人的改變往往要過二三十年才能體現,如二十年代的時候,最尖端的科學就是原子物理和量子力學,當時所有人都認為這是最尖端的科學,基本上沒有用的,現在卻廣泛用在激光、超導、手機、網絡上,都是那個時候的基本原理。
  多發現孩子的天賦
  多發現孩子的天賦
  1943年到1945年,丁肇中曾在四川教育學院附屬嘉陵實驗小學(現重慶磁器口小學)讀書。今天,他將回到母校追憶童年,並且與磁器口小學的師生互動。
  “我當年絕不是成績最好的學生。”他笑著告訴我們,當時因為經常有日機轟炸,因此沒有機會上小學,對於上學也不是很感興趣。他開玩笑地說:“希望老師沒有把當年的成績單找出來!”
  對於取得這麼多的成就,有人說丁肇中是天才。對此,丁老謙虛地說:“我絕對不是天才,我一直認為自己的能力有限,所以我一直只做一個事情———進行科學研究。”
  對於孩子的培養,他建議可以多去發現孩子具有哪方面的天賦,而不要總是苛刻地要求孩子成為科學家、藝術家、畫家。
  探尋教科書外的事物
  受家庭的影響,丁肇中對學習一絲不苟,讀書專心致志,遇到疑難問題,便找遍書本,務必得到答案才肯罷休。
  1956年9月,丁肇中赴美國學習,開始了在密歇根大學的艱苦學習。在大學期間,丁肇中能打破書本的局限去理解物理現象,他認為“作為一個科學家,最重要的是不斷探尋教科書之外的事物。”
  信心決心好奇心專心
  信心決心好奇心專心
  2012年12月,丁肇中在哈工大做講座時結合自己的親身經歷談了自己的成功秘訣。
  不要盲從專家的結論;
  要對自己有信心,做自己認為對的事;
  不要因為大多數人的反對而放棄自己的研究;
  對意料之外的現象要有充分準備;
  每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必須要集中精力去做一件事情。集中精神搞研究,是我能有成績的必備素質;
  假如你對科研感興趣,你就會覺得實驗室樂趣無窮。
  據新華社
  本版稿件除署名外由重慶晨報記者 雍黎 採寫  (原標題:諾獎得主丁肇中用重慶話作報告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x88wxhdm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